1.1 深耕碳四深加工领域,积极布局新材料业务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碳四深加工企业。湖南宇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9 年,2015 年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2020 年在深交所上市。现公司总部和 主要生产设施位于我国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的惠州大亚湾石化区。公司自成立 以来一直专注于对碳四原料的深加工,使之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工产品,目前公司 已具备正丁烯、异丁烯、正丁烷和异丁烷等碳四组分综合加工利用能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公司专注碳四领域深加工,逐步进军新材料领域。公司具备碳四全组分的加 工生产能力,可将碳四各组分分别生产为 MTBE、异辛烷、乙酸仲丁酯和顺酐, 截至 2022 年底,公司拥有 30 万吨/年异辛烷、20.6 万吨/年 MTBE、15 万吨/ 年顺酐生产能力。同时公司也在积极拓展延伸碳四产业链,开发布局新材料产品。 2023 年 5 月 5 日,公司公告子公司年产 6 万吨 PBAT 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 现已产出各项指标均达到优等品标准的产品。目前公司主要在建项目包括:10 万吨/年丁酮联产 13 万吨/年乙酸乙酯项目、12 万吨/年 1,4-丁二醇项目和轻烃 综合利用项目一期等。
1.2 股权结构稳定,分子公司分工明确
公司股权结构稳定,实际控制人是胡先念先生。截至 2023 年 8 月 6 日,胡 先念先生直接持有公司 29.21%的股份,并担任公司董事长,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胡先念在石化行业拥有 30 多年的生产与技术研发经验,其带领科研团队开发的 烯烃加成法一步合成乙酸仲丁酯的新工艺生产技术,在行业内获得了广泛应用。 公司内包括胡先念先生在内的多名董事会及高管曾任职于中石化体系公司,拥有 丰富的石化产品生产和研发经验。 公司主要控股四家子公司,其中惠州宇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 MTBE、 异辛烷等生产、销售;惠州宇新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顺酐等产品生产、销售; 惠州博科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从事 PBAT、PBS、DMS、PBSA 等功能性材 料的研发、生产、销售;湖南与新贸易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化工生产及合成材料的 销售。
1.3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2 年度业绩大幅上台阶
公司盈利能力不断增强,2022 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205.25%。根据公司 公告,2021 年公司实现营收 32.02 亿元,同比增长 39.33%,实现归母净利润 1.41 亿元,同比增长 329.06%。2022 年公司 15 万吨/年顺酐生产装置运行平稳, 丰富了公司产品种类,同时自产大量蒸汽,进一步降低了公司生产成本,效益提 升明显。同时异辛烷、MTBE 等主营产品销售价格同比增幅较大,主营业务收入 同比大幅增长。2022 年公司实现营收 62.63 亿元,同比增长 95.62%,实现归母 净利润 4.30 亿元,同比增长 205.25%,2023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9.56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 2.17 亿元。
公司销售毛利率稳中有进,异辛烷和 MBTE 为主要营收来源。2022 年以前, 异辛烷和 MTBE 销售收入长期占据公司营收 70%以上,2021 年年末公司 15 万 吨/年顺酐项目建成投产,2022 年该项目产能稳定释放,顺酐业务开始贡献利润, 2022 年顺酐业务营收占公司营收 19.48%,标志着公司实现从能源化工产品主导 企业向能源化工产品和化工新材料产品综合企业的战略转型。2022 年公司销售 毛利率为 12.85%,其中 MTBE 毛利率为 28.56%,异辛烷毛利率为 11.16%。
1.4 技术创新文化深入公司骨髓,持续高投入回报渐显
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公司已累计取得专利 48 项,其中发明专利 25 项, 实用新型专利 23 项。公司异辛烷、异丙醇、顺酐等主要产品,均被广东省高新 技术企业协会认定为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宇新化工被认定为广东省高新技 术企业和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宇新新材被认定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公 司在各装置的工艺技术中均融入了自主创新成分,并不断优化提升,使得每套生 产装置的工艺技术、操作水平、能耗水平均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公司研发投入逐年加码。公司销售费用率稳中有降,管理费用率长期控制较 好,财务费用率小幅波动,2022 年,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0.49%、1.46%、-0.18%,三费率控制较好。公司对于研发投入十分重 视,2022 年公司研发投入为 1.74 亿元,研发人员数量为 121 人,为近年之最, 对应研发费用率达 2.79%。
2 华南调油市场重要供应商,受益于油品高景气2.1 碳四深加工领域产品丰富、前景广阔
碳四深加工领域产品丰富。LPG 成份以碳三和碳四为主,其中碳三主要组分 为丙烷、丙烯。碳四组分包括烷烃和烯烃两大类,其中烷烃主要为异丁烷、正丁 烷,碳四烯烃包括异丁烯和正丁烯。近几年国内异丁烷主要做烷基化装置的原料, 与烯烃反应生成烷基化油。正丁烷除作燃料外,还可氧化制顺酐,近年来正丁烷 法制顺酐成为顺酐生产的主要工艺。异丁烯目前主要用于合成高辛烷值组分 MTBE 及叔丁醇,另外还可以用于生产 MMA、丁基橡胶、聚异丁烯、叔丁胺等。 正丁烯主要用于生产高辛烷值的烷基化油。烷基化油因硫含量、烯烃含量、芳烃 含量低、辛烷值高等优异性能备受关注。
碳四深加工技术路线和产品丰富多样。异构化装置以醚后碳四为原料,将正 丁烯异构为异丁烯,用于生产甲基叔丁基醚。烷基化装置以醚后碳四为原料,将 烯烃与异丁烷进行烷基化反应生产异辛烷。芳构化装置以正丁烯为原料反应生成 苯、甲苯和二甲苯等产品,随着国家对化工原料环保要求的提高以及异构化、烷 基化装置的陆续投产,近年来芳构化工艺的市场优势已逐渐削弱。异丁烷脱氢以 异丁烷为原料,脱氢制得异丁烯,用于生产甲基叔丁基醚,近几年,国内异丁烷 脱氢装置进入快速发展期。正丁烷氧化制顺酐以正丁烷为原料,在钒磷氧、钒钼 氧、钼磷氧等体系催化剂作用下制备顺酐。
2.2 调油是碳四重要下游,公司有 MTBE 和异辛烷双产品
异辛烷和 MTBE 是调和汽油的重要组分。汽油是由石油炼制得到的直馏汽油 组分、催化裂化汽油组分、催化重整汽油组分等不同汽油组分经精制后,与高辛 烷值组分经调和制得。汽油质量的主要控制指标包括抗爆性(通过研究法辛烷值 等指标反映)、硫含量、蒸汽压、烯烃含量、芳烃含量、苯含量、腐蚀、馏程等。 异辛烷是辛烷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工业异辛烷又称烷基化油,其辛烷值介于 93 至 97 之间,具有不含芳烃和烯烃、硫含量低、辛烷值高、敏感度好、蒸汽压低 等优良特性,是清洁环保汽油的优质组分。甲基叔丁基醚常温下为无色透明液体, 具有一定毒性,易燃、易爆、易挥发,与醇、醚、脂肪烃、芳烃、卤化溶剂等完 全互溶,微溶于水,其 90%需求量用于成品汽油生产原料。
异辛烷、MTBE 作为清洁汽油的生产原料,性能优异。常见的汽油添加剂主 要有甲基环戊二烯三羰基锰(MMT)、乙醇、甲醇、甲基叔丁基醚等,此外也可 直接使用异辛烷作为组分调和生产高辛烷值汽油。高辛烷值汽油组分中,醇类含 氧化合物的体积热值比汽油低,大量加入会降低汽油热值,影响汽车发动机性能, 因此一般规定汽油中氧的质量分数不大于 2.7%,从而使得含氧化合物为汽油组 分的添加比例存在限制。与之相比,异辛烷作为清洁汽油的生产原料则具有一定 的不可替代性。而 MTBE 是生产无铅、高辛烷值、含氧汽油的理想调和组分,且 MTBE 装置投资相对较少。异辛烷和 MTBE 作为清洁汽油的生产原料具有较强的 不可替代性。
国六 B 汽油标准出台助推异辛烷需求增长。近几年,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力度 逐步加强,国五、国六汽油标准陆续全面推广。异辛烷以其含硫量低、不含芳烃 和烯烃、辛烷值高、热值高等优点成为清洁汽油的理想组分,市场需求量逐年大 幅增加。2023 年 1 月,国六 B 标准汽油在全国各地上线供应,其烯烃含量较国 六 A 进一步降低,从 18%降低到 15%。2022 年我国 MTBE 产量为 1344.99 万吨,同比增长 3.17%,表观消费量为 1206.40 万吨,同比下降 10.71%。2022 年年内我国 MTBE 国内消费量较低, 但同期出口大幅增加。
2.3 “减油增化”或致调油产品结构性短缺
“减油增化“背景下,汽油收率逐年下降。2015 年以来,除中东和亚太地 区外,全球炼化产量呈负增长。中东地区炼化产量对全球总产量影响不大,而亚 太地区产量增长主要依赖中国。2012-2022 我国炼化产能十年 CAGR 为 3.75%, 而在国内炼化企业汽油收率不断降低,2016 年,我国汽油收率为 23.90%, 2022 年我国汽油收率为 21.51%,2023 年前 5 月,我国汽油收率为 21.35%。 《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到,要有序推 进炼化项目“降油增化”,延长石油化工产业链。预计未来各大炼化企业化工品 转化率将进一步提高,成品油收率将进一步降低。
燃油车保有量在较长时间内将保持正增长。根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 (2023)数据,2022 年我国燃油车保有量占汽车保有量的 96%,为 3.072 亿辆。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在 2022 中国电动汽车 百人会论坛上表示,预计到 2030 年,我国汽车保有量中燃油车仍占 80%。国务 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在 2022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预测峰会 上提到,到 2030 年我国汽车总保有量将接近 4.2 亿辆,按照该比例计算,2030 年我国燃油车保有量将达到 3.36 亿辆,这意味着燃油车在较长时间内将保持正 增长状态。
我国汽油消费量稳中有进,2023 年前 5 个月汽油表观消费量为 5940.3 万吨,同比增长 2.86%。随着疫后经济复苏,受出行需求提振影响,预 计汽油表观消费量将进一步增长。 “减油增化”背景下,MTBE 维持高景气度。今年以来,MTBE 市场价格一 路震荡上行,截至 2023 年 6 月 28 日,MTBE 华东市场价格为 7200 元/吨。在 汽油消费高景气度叠加国六 B 标准的生效执行下,MTBE 市场需求进一步提升, 带动价格和毛利进一步抬升。
2.4 公司是华南地区龙头企业,区位优势突出
公司 LPG 原料供给优势显著。子公司宇新化工和宇新新材的生产装置位于 惠州大亚湾石化区,毗邻中海油惠州石化和中海壳牌等石化上游企业,为公司提 供了充足便利的 LPG 原料。目前,宇新化工已与两家上游企业签署了长期合作协 议,并建设了与双方生产装置直接相连的 LPG 输送管道,在公司利用其中的碳四 组分后,剩余 LPG 可根据两家企业需求向其进行返售,一方面保证了公司生产原 料的低成本稳定供应,另一方面大幅提高了公司对 LPG 有效成分的利用率,显著 降低了公司原料成本。惠州大亚湾石化区规划有 4400 万吨炼油和 700 万吨乙烯 产能。中海壳牌正在规划实施三期计划;埃克森美孚 160 万吨/年乙烯项目已经 开工建设。上游项目的落地和投产将为公司提供充足的 LPG 原料。同时,华南地 区 LPG 价格较低,公司原料成本优势显著。
大亚湾石化区交通便利,公司物流成本优势显著。公司三大生产基地位于广 东省惠州市的大亚湾石化区及邻近的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处于珠三角以及华南地 区核心位置,产业链配套完善,临近下游需求市场。同时,大亚湾石化区交通条 件便利,对接惠大高速、广惠高速、沿海高速、沈海高速等多条高速公路,公司 产品亦可通过惠大货运铁路直达惠州港;大亚湾石化区临海而建,同时配套建设 了多个货运码头。世界范围内的化工原料均可便捷地运抵大亚湾石化区,园区企 业的产品也能高效送达下游客户,运输成本优势突出。
大亚湾石化区是国内炼化一体化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石化园区之一, 在化工专业人才储备、原辅料供应、产业配套、环境治理、公用设施配套等方面 均具备较强的区位优势。公司能与周边石油炼化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保持密切的 技术合作和业务交流,有助于提升公司 LPG 深加工产品及其先进生产工艺的研发 效率,缩短产品在国内石化产业客户的推广周期。
3 顺酐行业新晋领先者,技术实力初露锋芒3.1 顺酐是三大有机酸酐之一,下游应用广泛
顺酐是三大有机酸酐之一,下游应用广泛。顺酐化学性质活泼,容易通过加 成反应、酰胺化反应、酯化反应、加氢反应等衍化产生众多的下游产品,广泛用 于生产不饱和聚酯树脂、涂料、油漆、油墨、工程塑料、医药、农药、食品、饲 料、油品添加剂、造纸、纺织等行业。
顺酐生产工艺主要正丁烷氧化法为主,苯氧化法为辅。根据《顺酐的生产工 艺技术》,顺酐生产工艺路线主要有四种:苯氧化法、正丁烷氧化法、C4 烯烃氧 化法和苯酐副产法。C4 烯烃法因副产物多、收率低而被淘汰。苯酐副产法是通 过回收苯酐生产过程中的副的顺酐(约为苯酐产量 5%),难以满足规模化需求。 目前有竞争力的主要为以苯或正丁烷为原料的生产路线。苯氧化法较正丁烷法生 产顺酐转化率更高、选择性更高、收率更高,但原子经济性仅 66%,相比正丁烷 100%的原子经济性,并无明显优势。现今全球顺酐产能超过 80%采用正丁烷路 线。2022 年我国正丁烷氧化法总产能 126 万吨,占比 85%;苯氧化法产能 22.5 万吨,占比 15%。且苯法面临较大成本压力,目前已鲜有苯法货源流通。
顺酐后处理工艺主要为水吸收法和溶剂吸收法。水吸收法是顺酐生产最初的 后处理工艺,具有流程短,设备投资小、操作简单等优点,缺点是由于有水的介 入,在吸收和脱水操作中会有副产物富马酸等离酸杂质,对设备及管材腐蚀性强。 此外,水吸收法后处理在生产中为间歇操作,不适合大型生产装置,目前正在逐 渐被取代。目前正丁烷法水吸收工艺回收率在 90%左右,共沸剂二甲苯的能耗通 常为 2~4kg/t 顺酐。溶剂吸收法节省了蒸发脱水的大量消耗,避免生成顺酸和 异构化反应,提高了顺酐的回收率并降低了设备投资,和水吸收法工艺相比,溶 剂吸收法生产费用降低近 20%,是目前国内外最有吸引力的后处理工艺。
3.2 新应用层出不穷,平台型产品雏形渐显
顺酐下游应用广泛,传统需求稳中有进,新需求增长在即。顺酐下游主要应 用于不饱和聚酯树脂(UPR)、有机酸、固化剂、水处理、BDO 等领域。2022 年 UPR 为顺酐下游第一大应用,占比 47%,其次为有机酸,占比 14%。预计 2027 年顺酐下游需求中,BDO 占比将达到 63%,成为顺酐下游第一大应用, UPR 比例将下降至 20%。
不饱和树脂下游应用广泛,表观消费量较为稳定。不饱和树脂下游主要应用 于玻璃钢、人造石等行业。2018-2022 年中国不饱和树脂消费增长呈稳中有缓趋 势。2022 年表观消费量为 244.07 万吨,同比下降 19.19%。主要受拖累于下游 需求偏弱拖累。BDO 为重要的基础化学品。BDO 下游衍生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 PTMEG、 PBT、GBL、PBAT、TPU、PU 浆料等,在医药、化工、纺织、汽车和日用化工 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2022 年,BDO 下游需求中,PTMEG 占比达到 51%。其 次是 PBT、GBL/NMP,占比分别为 22%、16%。
氨纶行业和聚氨酯行业发展带动 PTMEG 需求量增长。PTMEG 下游主要是 氨纶和聚氨酯行业。2021 年我国聚氨酯行业产量为 1532 万吨,同比增长 4.22%,表观消费量为 1263 万吨,同比增长 1.85%。2021 年我国氨纶行业为 86.8 万吨,同比增长 4.33%,表观消费量为 80.88 万吨,同比增长 3.31%。
PBT 主要应用于纺丝、车用工程塑料、机械领域、电子电器。聚对苯二甲酸 丁二醇酯,简称 PBT,是由 PTA 和 BDO 直接酯化法制得的热塑性聚酯。PBT 具 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和耐疲劳性,尺寸稳定性好,易于二次加工,在汽车、电子电 器、机械设备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根据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数据,2021 年,中 国 PBT 消费量为 72.8 万吨,其中纺丝占比达 41%,车用工程塑料/机械领域和 电子电器占比分别达到 26%和 16%。GBL/NMP 或受益于新能源需求量大幅增长。GBL 作为关键中间体,下游主 要用于合成 NMP,目前 NMP 主要用于锂电池正极材料涂布生产用粘结剂溶剂。 2022 年,动力电池产量为 545.9GWh,同比增长 148.5%。预计 NMP 正极粘 结剂需求量将进一步提升,据华经产业预测,2025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264 亿元。
可降解塑料仍是重要的材料发展方向。近年来为大力治理环境中塑料污染, 推进经济绿色发展,国家相继颁布系列法律法规,并建立健全相关评价检测体系, 限制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鼓励使用可降解塑料。第一代可降解塑料主要以淀粉 基降解塑料为主,主要有淀粉填充型和全淀粉 2 种。因其存在不利于处理、机械 性能差等问题,未能大规模推广应用。像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这类可降解 塑料能够在自然环境或特定条件下,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完全降解成为二氧化碳和 水,不增加环境负荷,目前已成为可降解塑料的主流产品。
PBAT 为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可降解材料。与其他可降解塑料相比,PBAT 综 合性能较好,主要用于塑料薄膜和食品包装领域,是目前用量最大的可降解塑料。 2020 年我国可降解塑料中,PBS 类聚酯(包括有 PBS、PBAT、PBSA 等二元酸二 元醇可降解共聚酯)产能占比 79%,其次为 PLA,占比 16%,两者占据主导地位。未来五年国内 PBAT 在建产能较多。未来三年 PBAT 拟投产产能 279.9 万吨, 未来五年拟投产产能将达到 441.9 万吨。新增产能主要分布在华东、华中及西北 地区。合成一吨 PBAT 约需 0.35 吨己二酸、0.6 吨 BDO、0.4 吨 PTA。预计未来 随着 PBAT 产能投放,上游 BDO 及顺酐需求将被进一步拉动。
3.3 行业格局优化,先进产能持续投放
顺酐行业产量持续增长,产能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2021 年我国顺酐产量 为 95.08 万吨。国内大部分顺酐产能集中在华东和山东地区。2022 年,我国顺 酐产能有 58%集中在华东地区,12%集中在华南地区。行业格局持续优化,落后产能不断出清。国内顺酐生产工艺以正丁烷氧化法 路线为主,苯氧化法为辅。2022 年国内顺酐产能前十的企业中采用正丁烷氧化 工艺的生产企业有 9 家,合计总产能 104 万吨,占比 95.41%。只有一家企业采 用苯法工艺路线,占比为 4.59%。苯氧化法主要集中区域仍以煤炭集中区域居多, 随着环保及成本因素的考量,预计未来,苯氧化法产能将不断出清。
当前我国顺酐行业集中度较低。2022 年国内顺酐行业总产能 148.5 万吨, 行业前十位的企业产能 109 万吨,CR10 为 73.40%,行业集中度较低。其中, 齐翔腾达产能为 40 万吨,占比达 26.94%,是国内也是全球最大的顺酐生产企业。 宇新化工顺酐产能为 15 万吨,占比达 10.10%。从区域分布来看,顺酐生产企业 主要分布在华东、华中区域,两地产能总计 89 万吨,占比达 81.65%。
今年以来顺酐行业开工率维持高位。春节过后,顺酐行业开工率维持高位, 产能利用率较高。且自 5 月 19 日以来,苯氧化法开工率为 0,落后产能逐渐停 产,行业结构不断优化。
3.4 公司技术创新多管齐下,成本优势显著
公司顺酐项目采用正丁烷氧化法,反应器和溶剂吸收工艺先进。公司该项目 顺酐生产单元采用美国 Huntsman 公司的固定床正丁烷氧化制顺酐+溶剂(DBP) 吸收精制工艺。该工艺路线成熟,具有工艺装置运行平稳、运行周期长,操作成 本低的优势,清洁生产先进程度高。公司基于亨斯曼工艺进行了大量自主开发的 技术改进和优化,公司的顺酐装置是目前国内最具竞争力的顺酐装置之一。
公司顺酐项目采用固定床工艺,正丁烷转化率高。顺酐生产技术的核心为原 料与空气在反应器中发生的高温氧化放热反应。氧化工艺通常分为固定床工艺和 流化床工艺。综合来看,两种工艺投资相差无几,但也有各自的优缺点:流化床 比固定床顺酐的收率低,催化剂的磨损耗费和飞散问题比固定床严重;流化床反 应器内蒸汽换热管因温度过高容易泄漏;而固定床进料浓度受爆炸极限范围的限 制,同时要求原料混合气必须混合充分,对反应热量的移出控制比较严格等。目 前国内及国际市场中固定床工艺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
公司顺酐项目反应工段采 用正丁烷固定床氧化工艺。该工艺通过反应器与催化剂技术最优组合,使工艺具 有以下优点: 1、催化剂寿命长,通常更换周期为 4 年; 2、正丁烷转化率高,通常比其他技术高 2%,正丁烷单耗折每吨顺酐降低 4%; 3、采用国际先进反应器技术,单台反应器生产能力 5 万吨/年,最大生产能 力达到 6 万吨/年。 公司顺酐项目后处理工段拟采用溶剂吸收工艺。顺酐后处理工艺有非水吸收 和水吸收两种方法。溶剂吸收法没有水的干扰,降低了富马酸的形成,回收率比 水吸收法高 3~5%。此外,因溶剂吸收工艺解吸收后的顺酐纯度可以达到 99.8%,装置可输出更多的蒸汽供界外使用。随着装置规模成倍扩大,脱水工艺 消耗的蒸汽量也会增加,溶剂吸收工艺将更具有优势。
公司顺酐项目后处理工艺采用美国 HUNTSMAN 公司的溶剂(DBP)吸收 后处理工艺,成本优势显著。目前根据后处理工艺专利商的不同,吸收溶剂主要 为 DBP 和 DIBE。DBP 工艺中,绝大部分的丙烯酸从吸收塔中取出,少部分丙烯 酸通过抽真空进入到凝液中,避免了解吸以及精制系统的设备堵塞情况。在 DIBE 工艺中,丙烯酸等被 DIBE 吸收,通过解吸过程同顺酐一起与溶剂进行分离。 由于丙烯酸发生聚合,解吸塔底再沸器需要 1.5 月清理 1 次。根据公司环评报告, 折算后 DIBE 工艺溶剂消耗成本 360 元/吨顺酐,DBP 工艺溶剂消耗成本 100 元/ 吨顺酐,DBP 工艺加工成本优势显著。
公司顺酐项目副产大量蒸汽,可外售盈利。公司顺酐项目副产蒸汽各项指标满足 《 火 力发 电 机组 及 蒸汽 动 力 设备 水 汽质 量》( GB/T12145-2016)中 3.8~5.8MPa 过 热 蒸 汽 的 相 关 标 准 。 大 亚 湾 石 化 区 的 蒸 汽 需 求 量 约 为 400~500t/h,目前石化区的蒸汽暂无法满足其需求,仍需要扩大蒸汽生产,本 项目建成后可填补部分缺口,蒸汽资源协同效应明显。项目副产的异丁烷、丙烷、 异戊烷可作为宇新化工、惠州石化的原料进行使用。
4 新材料产品的播种人,积极投资预期收获高增长公司持续开辟新兴业务领域,筹备多个项目在建。根据公司 2023 年中报, 公司目前有 3 个在建项目,2023 年上半年建成的 10 万吨/年丁酮联产 13 万吨/ 年乙酸乙酯项目延伸乙酸仲丁酯产品线;2023 年上半年投产的 6 万吨/年 PBAT 装置以及在建的 12 万吨/年 1,4-丁二醇装置延伸顺酐产品线,是公司迈向可降解 塑料领域的第一步;建设轻烃综合利用一期项目,继续扩大延伸顺酐产业链,生 产 DMS、PTMEG、PBS 等新材料产品进一步延伸顺酐产业链,丰富产品结构, 提升价值链。
公司 10 万吨/年丁酮联产 13 万吨/年乙酸乙酯项目预计将于今年建成投产, 建成后公司将成为华南地区唯一一个丁酮生产企业。丁酮主要用于油漆和涂料、 水泥和黏合剂、印刷油墨、化工中间体、润滑油脱蜡以及磁带等领域。目前,我 国丁酮消费主要集中在涂料和黏合剂方面,除此之外在润滑油脱蜡、油墨、磁带、 合成革、医药、电子和化工中间体方面也有一定的消费量。目前,华南地区没有 丁酮的生产企业,公司正在加快年产 10 万吨丁酮联产 13 万吨乙酸乙酯生产装置 的建设,建成后将成为华南地区唯一的丁酮生产企业,公司丁酮产品未来售价有 望长期存在溢价。
公司 BDO 项目采用顺酐法生产,相较电石法更具环保优势。2021 年国内约 90%的 BDO 生产装置都采用改良的 Reppe 法,该工艺原料乙炔的来源主要有电石法和天然气法。其中电石法成本较低,但电石法制乙炔生产过程能耗高,产生 的电石渣环境污染严重;采用天然气法制乙炔可以避开上述问题,但目前天然气 法受产地限制,且生产能力尚难满足需求。公司凭借顺酐平台的优势,采用顺酐 法生产工艺清洁,能耗低,三废极少,还可联产 THF、GBL 等产品。
公司 PBAT 项目已产出合格产品。2023 年 5 月 5 日,公司发布公告称,控 股子公司惠州博科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 6 万吨全生物降解塑料 PBAT 项目已 于 2023 年 3 月 13 日取得《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试生产(使用)方案备案回执》, 该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后,经过对装置相关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技术工艺参数的 优化和调整,现已产出各项指标均达到优等品标准的产品。
公司募投项目“轻烃综合利用项目一期”进一步延伸顺酐产业链。该项目一 期计划总投资 338357 万元,拟建设地点为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建设期为 36 个 月,该项目将通过 24 万吨/年顺酐装置、顺酐加氢装置(13 万吨/年 BDO+19 万吨/年 DMS)、6 万吨/年 PBS 装置、4.6 万吨/年 PTMEG 装置、360 吨/年氧 化催化剂装置,对大亚湾石化区富余的烷烃资源进行进一步充分利用。项目的主 要产品 BDO、DMS、PTMEG 和 PBS 可作为工程塑料、高端涂料、聚酯纤维、 氨纶、橡胶、降解材料、电子产业溶剂和清洗剂等行业的基础材料,同时还可用 于进一步合成具有高附加值的新型新材料产品,在新材料领域、新能源领域和可 降解塑料领域均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公司通过对该装置工艺及催化剂的优化,能 显著降低顺酐生产成本,用顺酐法生产基础化工产品有很强的竞争力,该项目能 够助力公司进军新材料领域,实现多产品布局。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标签: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碳四深加工企业。湖南宇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松柏小学上午举行“我们在一起,就会了不起”入学嘉年华活动,迎接“小
央视网消息:受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影响,中国部分地区出现食用盐抢购现象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27日讯据央视新闻消息8月26日,国家防总办公室、应
北京时间8月26日晚,中国男篮在2023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上迎来小组赛的
1、网名v伯贤彡EXO凉城无爱罒3罒丶EXOEXO、吥変De垨堠誓死守护罒EX0丶E
近日,长三角地区多地的稻田画迎来最佳观赏期,稻田画依靠种植不同颜色
1、苯甲醇可用于制作香料和调味剂(多数为脂肪酸酯),还可用作明胶、
新华社记者玛莎来到中国—东北亚博览会瞬间被吸引甜美的巧克力、咸香的
1、50号高速公路自西从美丽的太浩湖(LakeTahoe)进入内华达。2、穿过
当地时间8月26日,波兰热舒夫大学临床医院发言人表示,又有一名军团菌
万年县气象台2023年08月26日15时53分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6
今天来聊聊地容积率怎么计算公式,土地容积率是什么意思的文章,现在就
8月25日下午,广州市黄埔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内传来花香阵阵,黄埔区
梦见洋葱可以有多种可能的解释,取决于您个人的经历和情感。这里给出几
为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形成健康、文明的上网习惯,科学认识、正确对待、合
凝洛:哥···哥哥凝辰:怎么了吗【摸凝洛的头】凝洛:【脸红】没事,
今天之间网超哥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cpu作用是什么?,cpu是什么作
2023年08月25日11:07:36来源:东南网24日,全国首条高速公路重卡换电绿
“老朱,我们家快要下牛犊的母牛子宫掉出来了,你快来看看!”8月23日
这家公募规模近6000亿的头部基金公司刚对旗下两只旗舰型产品管理阵型做
8月25日,记者从山东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了解到,根据气象部门预报,受冷
南都讯8月25日消息,浙版传媒公布的2023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
诸多的对于洗衣机甩桶不转嗡嗡响怎么办,洗衣机甩桶不转嗡嗡响这个问题
8月25日消息,东吴证券研报指出,本轮超大特大城市的城中村改造,代表
你们好,最近小活发现有诸多的小伙伴们对于qq空间里面的小游戏去哪里了
00:53美国前总统特朗普24日就涉嫌推翻2020年总统选举佐治亚州结果向该
据市场监管总局网站8月25日消息,24日,日本政府无视国际社会的强烈质
河北鸭梨河北魏县是著名的“中国鸭梨之乡”,地处河北省东南端,是一个
晨光股份8月25日公告,2023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6 04亿元,同比增长14 34

苯甲醇的用途和功效(苯甲醇的用途)
来源 :互联网

美国50号公路图片 美国50号公路
来源 :城市网
Copyright @ 2015-2018 西南it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8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qq.com